夏季是溺水的高发期。青少年溺水问题已然成为一个严峻的安全隐患。暑期将至,为了孩子们的生命安全,加强防溺水安全意识、减少溺水事故的发生刻不容缓。
预防措施与自我保护
★家长全程监护。
儿童游泳或在水边嬉戏时,家长需全程陪同,切勿让孩子独自靠近水域。同时,家长要耐心教导孩子牢记游泳“六不”原则:
不私自下水游泳;
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;
不在无成人带领的情况下游泳;
不到无安全设施、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;
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;
不熟悉水性者不擅自下水施救。
展开剩余71%这“六不”原则是守护孩子水上安全的重要保障。
★选择正规场所。
游泳时,应选择配备专业救生员、安全标志齐全的正规场所。下水前,需了解水域环境、卫生状况、水域深浅,并做好热身运动。若水温较低,可在浅水区淋洗身体,待适应后再下水。游泳过程中,应根据孩子的体力量力而行,避免在饥饿、饱腹或者疲劳状态下下水。下水后,严禁贸然跳水、潜泳或打闹,远离急流、漩涡等危险区域。
★远离危险区域。
遇到标有“禁止游泳”“水深危险”的区域,务必绕行,切勿在此游泳或者玩水。陌生水域风险极高,严禁在无防护区域游泳,始终将安全放在首位,切勿以身涉险。
溺水急救与正确施救
1.他人溺水如何施救?
若发现有人溺水,未成年人千万不能贸然下水营救。应立即向附近的成年人呼救,并拨打“120”急救电话,向救援人员清晰说明落水人数、地点等关键信息。
水中施救方法:对于近距离的溺水者,施救者在呼救的同时,可以利用身边的竹竿、绳索、木板等物拉其上岸;对于远距离溺水者,施救者可以抛掷救生圈、木板、木桶等漂浮物给溺水者,再将其拖到岸边。
进行水中施救时,需要注意三点:无救助能力者不可下水救人。施救时降低重心,避免被溺水者拉拽。使用树枝、竹竿时,从侧面移动接近溺水者,防止误伤。
2.岸上急救怎么做?
将溺水者救上岸后,应根据其状态采取不同的急救措施。如果溺水者有意识,要做好保暖,保持呼吸道通畅;如果溺水者无意识但呼吸平稳,应将其翻转为侧卧位,清除口鼻中的异物,保持呼吸道通畅,密切观察生命体征,做好保暖;如果溺水者无意识、无呼吸,脉搏微弱或消失,应立即实施心肺复苏。同时,立即拨打急救电话,或者尽快把溺水者送往医院。
写在最后:
暑假期间,各位家长和孩子们,一定要牢记预防溺水安全口诀:“私自下水很危险,游泳要有大人陪;同伴落水莫慌张,立即呼救打电话;科学施救讲方法,自身安全不能忘;预防溺水记心间,生命安全重如山。”让我们共同筑牢防溺水安全防线,守护孩子的健康成长,让这个暑假清凉又平安。
文: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急诊内科主治医师 王芬、副主任医师 武洁
编辑:刘洋 于洋
校对:杨真宇
审核:管仲瑶徐秉楠
发布于:北京市诚多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